11月21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披露,中鐵信托以1.0274億元的價格轉讓所持富滇銀行50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0.8%。
從8月4日初次轉讓富滇銀行股份開始,這已是中鐵信托第三次出售富滇銀行股份。而標價也從一開始的1.28億元,降到1.16億元,再到現在的1.027億元,直降超2500萬元。
據悉,中鐵信托急于出手富滇銀行,主要是基于國資委要求央企加快剝離非主業相關業務的政策,與標的企業業績不相關。
目前,該交易項目尚未有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的對手方。
中鐵信托動作頻頻,利潤下滑
中鐵信托第一次轉讓富滇銀行股權的價格為1.28億元,與標的評估值一致;但到了9月5日第二次掛牌轉讓時,轉讓價格已經降至1.16億元,降價超1000萬元;11月21日,該標的轉讓價格再度降至1.0274億元,較評估值降價超2500萬元。
中鐵信托急于出手富滇銀行的股權或有政策考慮的因素,但中鐵信托本身的經營狀況亦不容樂觀。
據中鐵信托2021年年報,中鐵信托2021全年實現凈利潤8.39億元,同比減少26%。而今年上半年,中鐵信托錄得凈利潤3.67億元,同比減少31.5%。
11月22日,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中鐵信托一再甩賣富滇銀行股權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中鐵信托不看好繼續持有富滇銀行股權的前景;二是中鐵信托自身出于流動性所需,或者用于投資富滇銀行的中鐵信托所管理的信托產品面臨到期清算的要求所致。之所以多次甩賣,是為了避免集中甩賣難度較大且不利于獲得較好的對價而采取的退出策略。
而中鐵信托除了急于出手富滇銀行之外,近期也退出了許多其他資產。
據天眼查,7月28日,中鐵信托轉讓遂寧瑞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70%股份;8月15日,中鐵信托又退出成都川達合伙人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此前持股50%;11月10日,退出上海川瑞宏仁信息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比例為99.996%;11月14日退出資陽中鐵建昆侖臨空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此前持股45%。
今年7月21日,中鐵信托因未謹慎管理運用信托財產、通過股權投資方式變相為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債務性融資、貸后管理不到位導致信托資金被挪用等11項違法違規事實(案由),被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罰款860萬元人民幣。
上市之路仍無進展
富滇銀行前身是1911年蔡鍔創辦的云南全省公錢局,1912年改組為省立富滇銀行,史稱舊富滇銀行。
富滇銀行在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具有強大影響力,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品牌價值。因此,2007年12月30日,昆明市商業銀行在進行增資擴股和處置不良資產的基礎上成立了云南省第一家省級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便據此命名為“富滇銀行”。
而今日,富滇銀行發展之路卻波折連連。
此前,富滇銀行2020年報曾提到全力推進上市準備。今年3月24日,云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印發《云南省“十四五”金融服務業發展規劃》也提到,“十四五”期間力爭富滇銀行、紅塔銀行上市。
但時至今日,富滇銀行的上市之路仍無進展。
據富滇銀行三季報,目前銀行凈資產為227.5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5.91億元,凈利潤6.2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富滇銀行前三季度信用減值損失高達20.22億元,該數額接近前三季度營收的一半。同時,富滇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1843.92億元,占3361.6億元資產的一半以上。
多位高管落馬受關注
除此之外,其多位高管落馬也備受關注。今年1月,該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曹艷麗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9月,擔任富滇銀行副行長長達13年之久的曹艷麗被“雙開”。通報顯示,曹艷麗在擔任富滇銀行副行長期間,除違規獲取董事經費之外,還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貸款審批發放等方面謀取利益,違規干預貸款發放,造成富滇銀行巨額資金損失。
今年4月,富滇銀行香格里拉分行三級高級經理王念南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省紀委監委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并經云南省監委指定迪慶州監委管轄,接受迪慶州監委監察調查。10月12日,王念南被“雙開”,在降職為三級高級經理之前,王念南曾該行迪慶州分行副行長。
經查,王念南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經商辦企業,借用管理服務對象錢款;違反工作紀律,利用職權干預和插手資金借貸;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受賄犯罪。
另外,9月28日,據昆明市監委消息,富滇銀行昆明西山支行行長張磊涉嫌嚴重違法,經昆明市監委指定西山區監委管轄,目前正在接受監察調查。
今年7月,省委第五巡視組向富滇銀行黨委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富滇銀行存在推動金融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深化金融改革不到位,堅持城商行發展定位、發揮優勢不足,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等問題。同時,巡視組還表示,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等有關部門處理。
來源:城市金融網
聲明: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陜ICP備15013818號-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
郵編:710061, 電話:029~68999207, 地址:中國·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
法律顧問:陜西九成宮律師事務所 / 苗小梅律師 / 王曉輝律師 運營: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愷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