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百度百科
繼沃爾瑪、永輝等零售龍頭披露三季報后,港股擁有大潤發及歐尚兩大超市品牌的高鑫零售有限公司(下稱 " 高鑫零售 ") 也披露了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止 6 個月中期業績公告。
與多數同行疲乏的業績表現一樣,高鑫零售業績同樣難言好,數據顯示,上半年高鑫零售實現營業收入 406.11 億元,同比下滑 2.22%;歸母凈利潤為 -0.69 億元,同比下滑 158.97%。
雖然,高鑫零售業績下滑與疫情影響有關,但實際上疫情不是最主要原因,氫財經發現,自 2012 年起高鑫零售營業收入就呈逐年下滑的趨勢,不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中高鑫零售還再次被永輝超市反超,高鑫零售究竟怎么了?
【業績增速逐年下滑】
11 月 15 日晚間,高鑫零售披露了截至 9 月 30 日的 2023 財年的半年報,數據顯示,前半年高鑫零售實現營業收入 406.11 億元,同比下滑 2.22%;實現歸母凈利潤 -0.69 億元,同比下滑 158.97%。
具體來看,高鑫零售的收入來自銷售貨品及租戶的租金收入,同期高鑫零售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為 390.84 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 1.7%,來自租金的收入為 15.27 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 13.9%。
對此,高鑫零售認為主要為疫情所致。
誠然,疫情是其中最大的影響因素,但高鑫零售的下滑卻并不能完全歸結于疫情,例如今年前半年永輝超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4.0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89.68%,均優于高鑫零售,并在營業收入規模上超過高鑫零售。
并且自 2011 年上市以來,高鑫零售業績增速就開始逐年下滑,由 2010 年的 23.73% 降至個位數,直至近年的負數,可見高鑫零售的下滑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自身。
雖然在 2011 年時以經營大賣場起家的高鑫零售,已成為在中國運營的最大綜合性大賣場之一的企業。
但彼時正值中國互聯網風口,在此之前的 2010 年就誕生了多家電商公司,其中包括家電連鎖、百貨超市、傳統品牌等諸多企業均開始涉足電子商務。
隨著電子商務的逐漸崛起,線下實體光景已不復從前,而高鑫零售的業績變化就是最好的印證。
【銷售費用率增長】
事實上,高鑫零售早在 2013 年時就已開始探索線上電商業務,并建立了飛牛網以及一系列電子商務平臺。
然而,由于經驗不足,導致飛牛網及其他電商平臺連年虧損,眼看著美團等巨頭對線上零售市場的搶占越來越激烈,高鑫零售也隨之陷入困局。
就在 2020 年,互聯網經驗十足的阿里巴巴以 280 億港元增持了高鑫零售股份,加上此前收購的 36.2% 股權,阿里巴巴持有高鑫零售股份合計達到 72%,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在互聯網大佬阿里巴巴加持下,高鑫零售一方面重構自有大賣場,另一方面則布局新零售業態,發展中型超市 " 中潤發 " 和小型超市 " 小潤發 ",并開設近年來大熱的生鮮超市,同時還與菜鳥展開合作,進軍社區團購賽道,還增加了淘鮮達、餓了么及天貓超市等。
高鑫零售銷售費用也隨之水漲船高,雖然在 2023 年財年上半年中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 5.515% 至 93.78 億元,但在總營業收入中的比重(銷售費用率)卻并無較大變化,2022 年財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分別為 23.8% 及 22.4%,而 2023 年財年上半年則為 23.1%,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但卻并未給高鑫零售帶來質的變化,2023 財年上半年中高鑫零售線上業務增長到了 35%,但也僅僅只是彌補了一些線下收入的下降,卻并未起到提升的作用,從前述可知 2023 財年營業收入還是同比下降的。
顯然,僅僅轉型線上,對高鑫零售是遠遠不夠,仍難以止住線下對高鑫零售的沖擊。
【進軍倉儲會員店?】
而與線下商超對比鮮明的則是倉儲會員超市的紅火,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2 年至 2019 年倉儲會員超市市場規模增速維持在個位數,甚至在個別年份還出現了負增長,然而 2021 年,倉儲超市市場規模增長突然加快,同比增速達 12.3%,市場規模達 304.3 億元,2022 年預計同比增長 10.1%。
因此,在此現狀之下,不少傳統商超進軍了倉儲會員超市,自 2021 年以來,家樂福、永輝、北京華聯、北國倉儲超市等多家傳統商超首次嘗試倉儲會員超市業態,已成為大型商超轉型的必經之路,高鑫零售也不例外。
近日紅星資本局報道,大潤發在揚州開設了首家倉儲會員店,接近大潤發的業內人士認為,揚州首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嘗試,如果揚州首店運營成功的話,這一模式會復制到全國。
所謂倉儲會員店,即一種以會員為目標顧客,實行儲銷一體、批零兼營,以提供基本服務、優惠價格和大包裝商品為主要特征的零售業態。
目前國內這一業態早已有山姆會員店、麥德龍、盒馬 x 會員店及 Fudi 超市,加之前述不少先高鑫零售一步嘗試倉儲會員超市業態的同行,這一賽道已充滿競爭者,經驗不足的高鑫零售能否借此轉身仍存不確定性。
不過,據紅星資本局報道,在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看來,大潤發做倉儲會員店還有一項挑戰是時機晚了一些。他認為,隨著社區店、電商生鮮產品品質和品牌的發展,未來倉儲會員店受到的沖擊會更大。" 倉儲會員店的發展期只有三至五年了,隨后會面臨瓶頸。"
來源:氫財經
聲明: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陜ICP備15013818號-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
郵編:710061, 電話:029~68999207, 地址:中國·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
法律顧問:陜西九成宮律師事務所 / 苗小梅律師 / 王曉輝律師 運營: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愷翼網絡